-
#我在晒家乡#阜阳历史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,历经先秦至近现代变迁。夏朝时称"胡",秦朝设汝阴县,东汉首次出现"阜阳"之名,清雍正十三年升颍州为府并确立"阜阳"名称。
阜阳境内早在7000多年前便有人类活动,临泉王新庄遗址即为早期文明见证。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颍河沿岸已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原始聚落。夏朝时,夔部落(归夷)一支迁此建立部落"胡";商朝时称"虎方";西周分封后,胡国被确认为子爵国(胡子国),国都约在今颍泉区白庙集一带。公元前495年,楚国灭胡国,设阳城县;秦灭楚后,阳城改为汝阴县,此为阜阳境内最早见于史志的地名,沿用超1500年。
秦朝设郡县制,阜阳属陈郡;西汉时境内分设多县,隶属汝南郡。东汉永初二年(108年),汉安帝封刘显为阜阳侯(封地在今临泉黄岭镇,因阜水之北得名),"阜阳"之名首次出现。三国魏景初二年(238年),析置汝阴郡,为地区单独建郡之始;北魏孝昌四年(528年)置颍州,开启州治历史。
唐代颍州建置稳定,曾短暂更名信州;北宋政和六年(1116年)升颍州为顺昌府(因神宗赵顼封地),欧阳修、苏轼等曾在此任职,留下"颍州西湖"等文化印记。元、明时期颍州先后隶属汝宁府、凤阳府;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颍州升为府,增设阜阳县为府治附郭县,"阜阳"名称正式确立,寓意"物阜民丰,向阳而生"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废州府存县,阜阳县直属安徽省;1948年全境解放,开启现代行政建置新阶段。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