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:推进婚俗改革 弘扬文明新风

阜阳 更新于:2025-05-18 14:53
  • 春暖花开
    >

    视频加载中...

    阜阳市民政局以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,大力推进移风易俗,扎实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治理,通过成立乡村红白理事会、举行“零彩礼 低彩礼”集体婚礼等一系列惠民生、暖民心的举措,有效减轻了群众婚嫁负担,文明健康婚俗新风逐步形成。

    在太和县苗老集镇淝西村,新婚不久的苗同领和张晴把新家打理得温馨有序。家中那尚未褪色的大红喜字,时常勾起二人对今年3月11日那场特别婚礼的美好回忆。他们的婚宴在村里的移风易俗馆举办,由镇党委负责人担任主婚人,简约而不失庄重。

    太和县苗老集镇淝西村村民 张晴:简单一点挺好的,不想铺张浪费。结婚是自己过日子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,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开销就省了。

    这样的婚礼,小两口十分满意。并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,场地免费、每桌菜不到400元,且天然气、水、电都是由村里免费提供。

    太和县苗老集镇淝西村村民 苗同领:我这个婚礼办下来比其他人婚礼省下来几万块钱,主要的开销几千块钱买菜钱,来的也是亲戚朋友,大家一起吃顿饭,感谢一下,婚礼就算办完了。

    放在过去,淝西村不少村民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婚礼略显“寒酸”。但在2021年6月,太和县被确定为安徽省婚俗改革实验区,出台了《太和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》。从县级层面到乡镇基层,全方位、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持续开展,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、接受并积极投身到婚俗改革当中。

    太和县苗老集镇淝西村村民 张发:以前办婚礼,要是办的简单点,感觉到没有面子。现在大家的婚礼都从简。只要小孩过得好,其他方面都好说。

    太和县苗老集镇淝西村移风易俗理事会会长 苗太明:我们定期会开展,移风易俗的宣传会,鼓励大家红事白事要简办。对于这些家庭我们在村民大会上发荣誉证书进行表扬。

    如今,太和县310个村(社区)成立红白理事会,建成8个移风易俗馆、婚俗改革示范村,58对新人在移风易俗馆完成了幸福的婚礼仪式。

    在阜阳,婚俗改革的步伐稳健而有力。太和、颍东、界首、阜南作为婚俗改革试验区,先行先试,通过“四改”——改大操大办观念、改高价彩礼、改高额婚宴消费、改高额人情随礼,全力推进婚俗改革,破除陈规陋习,树立文明新风,促进社会和谐。

    阜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郏振林:通过示范阵地建设、典型活动引领、长效机制保障,“三管齐下”推动婚俗改革从试点探索转向全域深化。

    婚俗改革为“爱”减负,我市还通过连续举办“零彩礼、低彩礼”集体婚礼,让“婚事新办、仪式简办、不大操大办”的婚俗文明新风尚影响更多阜阳青年。市民郭晓宇今年1月也参加了阜阳市第四届“零彩礼”集体婚礼,这场简约而隆重的集体婚礼对他的影响完全超出了预期。

    市民 郭晓宇:周围人对我们的选择普遍持积极态度,父母也是比较支持我们的选择,同事和同学们也纷纷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点赞,因为我们是为了爱情纯粹而正名。这份经历让我们坚信,摒弃物质攀比、以情感为基石的婚姻,才是通向幸福的坦途。

    截至目前,我市通过市县联动已成功举办五届“零彩礼、低彩礼”集体婚礼,2300多对新人喜结良缘,场集体婚礼都进行网络直播,场均观看人数达130万人次,彩礼均价从15万元降至6万元,降幅达60%,“零彩礼”家庭从个例变成潮流。

    阜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郏振林:下一步,我们将重点打造“线上线下”宣传矩阵,会同相关部门,完善村级红白事操办规范,让文明新风既“吹进门”更“扎下根”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